一、先天性畸形的新生儿(唇、腭裂)或早产儿吸吮困难者
可暂不进行母乳喂养,而用挤出的母乳以胃管、滴管或小勺进行喂养。
二、苯丙酮尿症
患这种病的孩子不宜吃母乳。这是因为母乳中含有大量的苯丙氮酸,而病孩体内由于先天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吃母乳后母乳中的苯丙氨酸就不能正常代谢为酪氨酸,只能转变为苯丙酮酸。大量的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贮留在血液和脑脊液内,产生了多种酶的功能,造成婴儿神经系统的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此外,患儿毛发金黄,皮肤白皙,虹膜色浅,活脱像个洋娃娃。目前,国内一些大城市已开展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筛查,一经发现立即停止吃母乳或牛奶以及含奶制品,改吃低苯丙氨酸的奶粉(如苯酮安I或Ⅱ奶粉),让病儿血中的苯丙氨酸维持在一定的低水平,既能保证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又不至于造成大脑的损害,定期检测婴儿血中苯丙氨酸的浓度。这样治疗4-8年后,孩子即可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
三、半乳糖血症
乳糖存在于乳类食品中,母乳中的含量较牛奶高。而患半乳糖血症的孩子体内缺少一种酶,一旦进食含有乳糖的母乳和牛奶后,就会引起半乳糖代谢异常,造成肝脏损害。表现为开始喂母乳后出现呕吐、腹泻、拒食,1—2周内出现黄疸、肝大,若继续迸食乳类贪品,可迅速发展为肝硬化、腹水,甚至发生肝功能衰竭。一旦确诊本病,应立即停止进食母乳或牛乳等含乳糖的食品,改食不含乳糖的代乳品,如米粉、豆浆或鱼蛋白等,并按时添加辅食,以确保孩子正常生长发育。
四、枫糖尿症
母乳等食物中含有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而患枫糖尿症的孩子体内分支酮酸脱羧酶先天缺陷,因此,一旦患儿进食了含有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母乳,就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婴儿的表现有拒食、对外反应迟钝、惊厥以及智力低下。若不及时治疗,多数在婴儿期死亡。由此可见,患枫糖尿症的孩子不宜吃母乳,而应在出生后的1~2周内,脑受损伤之前,即让孩子食用分支氨基酸含量最低的合成氨基酸食物,才能保证儿童健康地生长发育。
五、乳糖不耐受综合征
乳糖不耐受综合征患儿,由于体内乳糖酶的缺乏导致乳糖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临床常表现为婴儿吃了母乳或牛乳后出现腹泻。由于长期腹泻不仅直接影响到婴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可造成免疫力的低下,引发反复感染。应暂停母乳或其他奶制品的喂养,而代之以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或大豆配方奶。
六、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停母乳只是短期间的,一般是48小时左右,就可恢复母乳喂养。如果恢复母乳喂养后,黄疸再次加重,可再停喂1~2天。经过两三次这样的过程,宝宝就不会因为吃母乳而出现黄疸了,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七、氨基酸代谢异常
氨基酸代谢异常主要侵犯神经系统,是宝宝智力发育落后的重要原因,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当神经系统受累时通常出现轻度精神运动发育迟滞。这种宝宝在食用母乳后会刺激到神经系统,因此不能食用母乳。
八、艾滋病
据监测,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其母乳中可以检测到HIV病毒。如果长期以母乳喂养,传播率可达42%。专家提醒,要杜绝混合喂养,混合喂养发生肠道感染的比率比纯母乳喂养高数倍,这是因为混合喂养时,食物和水易使婴儿肠道发生过敏和炎性反应,损伤肠粘膜,HIV易于入侵。为了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最合适的喂养方式是人工喂养,人工喂养食品可选择配方奶粉、新鲜牛奶,适当时机可添加辅食。
九、、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婴儿中最常见的先天性缺陷疾病,6个月以内患儿应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患儿的机体免疫力。
1、尽可能采用母乳喂养,并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按需喂奶;
2、分段喂养,一次不能喂太多,中间应给予休息及排气数次;喂奶最好抱着喂,采半坐卧姿45度,而发绀型患儿采膝胸体位(膝盖靠近胸口),有助于增加吸吮力,更能消化,病婴不宜疲倦;
3、喂奶时随时注意患婴情况,如出现发绀,呼吸过快时,就立即停止喂养;4、喂奶完毕之后,应拍背排气,予右侧卧位,抬高床头病观察有无溢奶;
5、吐奶时处理:首先把患儿的头侧到一边,轻拍其背部,让口腔内残余奶
流出,以预防呛到造成吸入性肺炎,并且清洁口腔;
6、有呛奶现象的婴儿可喂养糕干粉,以免呛到气管,造成窒息。呕吐或大
量出汗的体弱小婴儿可用鼻饲喂养;
7、和正常婴儿同步添加辅食。
十、腹泻病:即使婴儿患适当比例的腹泻也应该坚持母乳喂养。
1、原先母乳喂养的婴儿,只需适当减少喂奶量,缩短喂奶时间,并延长喂奶间隔,可在每次母乳前喂服乳糖酶。
2、对于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婴儿,可用米汤将牛乳稀释或改用低脂乳,不宜喂哺不宜消化及油腻的食物,暂停添加新的辅食。
3、如有轻度脱水现象的,在两次喂奶期间可添加糖盐水。如腹泻较重尤其伴呕吐时,应暂时停止母乳喂养12-24小时,但在此期间必须把奶挤出来,以保持乳管的通畅。待婴儿能饮水时,即可恢复进行母乳喂养。
4、轮状病毒肠炎时常继发双糖酶缺乏,可改喂不含乳糖的豆乳,待腹泻减轻后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另外,为了预防小儿反复腹泻,家庭中应注意环境整洁、卫生,奶具、实具均应消毒煮沸,食品应保持新鲜、清洁。
十一、发热
当患儿有发热时不必停止母乳喂养,应该增加哺乳次数。虽然高热时会出现婴儿拒奶现象,但此时最需要补液的时候,母亲要尽可能予以多喂,同时须把余奶挤出。当热退后婴幼儿常感口渴,要勤于喂奶。由于母乳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故要增加喂奶次数。